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公布的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名单中,洛阳市有3个家庭入选,孟津县许光明家庭上榜。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将于4月份“世界读书日”期间,向入选家庭颁发“书香之家”牌匾。
1、爱书的退休工人
许光明,县面粉厂退休职工,全家6口人,家庭藏书2400余册,月均购书费用200元,月均购书10册,每年订阅报刊6种,费用1000元,人均藏书400册,日人均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他是县图书馆的老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组织的读书活动,记录有读书笔记21本,报刊剪辑16册,多次被评为“优秀读者”。他还为县图书馆捐赠了《许氏家谱世系图》。许光明收藏的上百册戏剧藏书中有河南戏剧名家的题词和签名,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2、他想办个书展
4月20日,当记者在孟津县图书馆见到许光明时,71岁的他正在和该图书馆馆长陈雅利商讨在馆中办个展览,以便更多读者能看到自己收藏的图书。
退休后,他没事儿总要到图书馆坐坐,《文摘报》、《参考消息》……一直读到中午才回家,而在他自己和孩子家中,至今已有2400余册藏书。
“身体还行,看书看报一般不需要放大镜和老花镜,兴趣所至,有时候看到感兴趣的书当即就买了。”许光明说。
从小喜欢戏剧文化的许光明,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积累了不少图书,却因意外未能保存下来。后来,许光明在工厂工作多年,敬惜字纸、爱护书籍的习惯一直没变。在他不宽敞的家里,除了用牛皮纸包好书皮的精装本《全唐诗》等文学类书,还有更珍贵的东西——一些薄薄的“小册子”。
原来,历经多年,许光明收集有近500册各种各样的戏剧类书。从1954年出版的《二进宫》到《李双双》、《小二黑结婚》、《香囊记》、《春秋配》等豫剧代表性剧目的剧本,不少市场上已难觅踪迹。
3、高价购买藏书
对市面上难见的珍贵书籍,即便花费比原价高得多的价钱,许光明也要买回来,收藏好,认真读,反复读。不管是看唐诗元曲,还是看剧本和读书笔记,他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边看边出声读,以求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儿子和儿媳都在学校做老师,孙女也喜欢看传统文化类书,长期的书香浸润,让读书始终是一家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藏书,终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许光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96年10月至今,围绕自己的收藏的图书绘画展,他已举办7次。“老朋友排戏需要资料,咱能帮上忙,也怪美,咱就是好耍这个,能给后世留点儿资料,挺好!”许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