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图书馆2013年度报告
一、孟津县图书馆概况(2013年)
孟津县图书馆在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2050平方米、藏书8.5万册、馆员11人、持证读者4500余人。下设采编部、图书流通部、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多媒体活动室、参考咨询部、古籍部等对外服务窗口,面向全县开展书刊借阅、网络查询、数字图书馆远程查询等服务,是全县的文献资源收藏利用中心、基层公共图书馆协作协调中心、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和古籍保护中心。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2013年图书馆不断完善办馆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购置计算机、门禁系统等设备,完成设备升级,图书馆各项业务实现自动化管理;添置的电子读报机、智能液晶白板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为图书馆开展更深层次的服务提供了设备保障,走在了洛阳市县市区图书馆的前列;购置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和网络读屏软件,购置助视器、有声地图等设备建起了专为盲人服务的视障阅览室,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建立视障阅览室的县区图书馆。
2013年投入购书经费14.6万元,目前入藏图书2230种,电子图书6500种,订购报刊302种,购买全省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数据库14个。
图书馆建有标准配置的电子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座位38个,电子读物1854件。在电子阅览室,用户不仅可以网络浏览、网络查询,而且可以浏览全省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资源、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资源、洛阳市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我馆购置、自建的数字资源。
建有孟津图书馆网站,做好日常维护和信息更新,通过网络宣传图书馆动态、宣传图书馆活动、宣传图书馆服务规范,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点击孟津图书馆网站进入数字图书馆;所有读者用户均可以进入网站查询馆藏数字资源。
做好特色服务。围绕特殊群体开展服务,建立劳教所、看守所、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农民工分馆,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最大限度保障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做好数字资源服务,除通过电子阅览室、网站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外,率先在全县31家网吧开通数字图书馆,在洛阳市县区图书馆开了先例。
新购置流动服务车1辆,推动总分馆建设和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能力。
免费开放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用于图书馆的设备购置、环境改善和读者服务。
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达到56小时,各项活动安排通过网站、电子屏和宣传栏公示。
购书经费自开馆以来一直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目前年购书经费单列5万元,文化共享工程维护费7万元。
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管理逐步走向了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不断深化、创新服务层次、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保障了广大读者的基本阅读权利,营造了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村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和图书馆分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开展服务,最大限度地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普惠、均等;制定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信息反馈制度,多方征集意见和建议,提高基层服务点的服务;通过读者问卷调查和读者座谈会等形式,广泛了解阅读需求,不断丰富馆藏、提高服务。
不断增强特殊群体服务能力,让特殊群体读者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1)积极有效的接纳和吸收未成年人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活动中来,大胆地尝试新的模式,着力在未成年人的服务工作中打造公益文化品牌,多渠道、多方式地发挥少儿室的服务功能,引导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关注留守儿童,在王良小学建立图书馆分馆;组织留守儿童到图书馆来参观和体验阅读,丰富的藏书资源和数字资源,让留守儿童开阔了眼界、激发了阅读热情。(2)为了更好的服务老年读者,在县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立孟津图书馆老年分馆,并送去图书、报刊400余种,定期不定期更换。(3)精心挑选的励志类、哲理类、科普类等图书,丰富了劳教人员的文化生活,累计为黄河桥劳教所、孟津看守所分馆配送各类书籍3000余册。(4)为农民工服务也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利用电子阅览室为农民工开展电脑知识讲座、网络订购火车票等活动,让回乡的农民工感受到图书馆免费开放为他们带来的便利;在洛阳赛罗帕陶瓷有限公司建立图书馆分馆,丰富农民工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5)为了让盲人读者同正常人一样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孟津县图书馆购置了盲文书籍、盲人有声读物、盲人用读屏软件、助视器、听书郎、语音地图等设备,建起了视障阅览室。盲人读者在视
障阅览室通过听觉和触觉便可像普通读者一样使用电脑上网,享受电子书籍、音乐欣赏、在线讲座等精彩内容;可以听到评书曲苑、相声小品、名曲赏析、健康养生等多方面音频内容,享受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盲文书籍、盲人有声读物等对盲人读者免费借阅,为盲人读者提供免费下载、复制馆藏电子资源等服务。
按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要求,2011年10月实现馆内所有服务窗口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书刊借阅、网络查询和数字图书馆资源远程查询等服务项目;坚持双休日、节假日对外开放,每周开放时间达到56小时。
制定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标准,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顺利实施:(1)针对特殊群体,建立黄河桥劳教所、县看守所、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分馆、洛阳市赛罗帕公司、王良小学等分馆;(2)为拓宽服务空间,先后在会盟、桂花、八一、龙马、泰康、大华等6个社区建立了分馆,举办管理员培训班,配送图书1600册,免费开通数字图书馆,满足了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3)积极推进乡镇分馆建设,制定镇区分馆细则,建成十个乡镇分馆,配送图书3000册。
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网吧,我馆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享受全天24小时服务,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保障
探索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我馆在2012年4月开始尝试志愿者服务,在广大少儿读者中招募小管理员,通过公布招聘通知、报名、培训等环节,先后两批招募孟津县图书馆小管理员38名。小管理员在少儿室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仅增加了小管理员的服务意识,而且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质,扩大了图书馆服务层面。
人才保障。图书馆现有职工11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中级以上职称4个,11人全部为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做好职工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做好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图书馆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图书馆将继续围绕公共图书馆评估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培训学习
积极组织馆员学业务、学技能,熟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各项业务,尽快使图书馆各项工作走上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专题培训、研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优化服务环境
按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进一步改善办馆条件:努力争取购书经费,增加书刊入藏量;争取自建数据库资金,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争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推动全县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总分馆制建设。
创新服务项目
做好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增加分馆数量,拓宽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扩大数字图书馆的用户队伍;发挥图书馆的设备、网络优势,开展不同主题、不同读者对象的培训、讲座;针对不同类型读者,开展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加强对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基层分馆的培训辅导。
三、图书馆2013年责任目标
1、严格落实考勤、卫生等工作制度,每月将考勤情况汇总上报局办公室。(10)
2、做好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职责内工作。人均占有藏书量、人均年增新书、藏书年流通率、人均到馆次数等指标达到创建要求,新增分馆2个以上。(15)
3、全年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开展“图书宣传周”活动不少于2次。(15)
4、做好本部门的党建、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妇联、计生、综治、安全等方面工作,确保不出差错。(10)
5、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孟津文化网”、“孟津图书馆网”的维护管理工作。(10)
6、做好已建成的镇、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全年到镇、村基层点抽查率不少于25%。(10)
7、开展创建省级“巾帼示范岗”活动,确保创建成功。(10)
8、全年上报信息10篇以上。(10)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0)
四、图书馆2013年工作总结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2013年图书馆不断完善办馆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设施建设:
购置计算机、门禁系统等设备,完成设备升级,图书馆各项业务实现自动化管理;添置的电子读报机、智能液晶白板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为图书馆开展更深层次的服务提供了设备保障,走在了洛阳市县市区图书馆的前列;购置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和网络读屏软件,购置助视器、有声地图等设备建起了专为盲人服务的视障阅览室,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建立视障阅览室的县区图书馆。
2013年投入购书经费14.6万元,目前入藏图书2230种,电子图书6500种,订购报刊302种,购买全省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数据库14个。
图书馆建有标准配置的电子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座位38个,电子读物1854件。在电子阅览室,用户不仅可以网络浏览、网络查询,而且可以浏览全省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资源、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资源、洛阳市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我馆购置、自建的数字资源。
建有孟津图书馆网站,做好日常维护和信息更新,通过网络宣传图书馆动态、宣传图书馆活动、宣传图书馆服务规范,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点击孟津图书馆网站进入数字图书馆;所有读者用户均可以进入网站查询馆藏数字资源。
做好特色服务。围绕特殊群体开展服务,建立劳教所、看守所、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农民工分馆,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最大限度保障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做好数字资源服务,除通过电子阅览室、网站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外,率先在全县31家网吧开通数字图书馆,在洛阳市县区图书馆开了先例。
新购置流动服务车1辆,推动总分馆建设和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能力。
购书经费自开馆以来一直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目前年购书经费单列5万元,文化共享工程维护费7万元。
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管理逐步走向了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不断深化、创新服务层次、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保障了广大读者的基本阅读权利,营造了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村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和图书馆分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开展服务,最大限度地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普惠、均等;制定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信息反馈制度,多方征集意见和建议,提高基层服务点的服务;通过读者问卷调查和读者座谈会等形式,广泛了解阅读需求,不断丰富馆藏、提高服务。
不断增强特殊群体服务能力,让特殊群体读者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1)积极有效的接纳和吸收未成年人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活动中来,大胆地尝试新的模式,着力在未成年人的服务工作中打造公益文化品牌,多渠道、多方式地发挥少儿室的服务功能,引导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关注留守儿童,在王良小学建立图书馆分馆;组织留守儿童到图书馆来参观和体验阅读,丰富的藏书资源和数字资源,让留守儿童开阔了眼界、激发了阅读热情。(2)为了更好的服务老年读者,在县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立孟津图书馆老年分馆,并送去图书、报刊400余种,定期不定期更换。(3)精心挑选的励志类、哲理类、科普类等图书,丰富了劳教人员的文化生活,累计为黄河桥劳教所、孟津看守所分馆配送各类书籍3000余册。(4)为农民工服务也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利用电子阅览室为农民工开展电脑知识讲座、网络订购火车票等活动,让回乡的农民工感受到图书馆免费开放为他们带来的便利;在洛阳赛罗帕陶瓷有限公司建立图书馆分馆,丰富农民工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5)为了让盲人读者同正常人一样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孟津县图书馆购置了盲文书籍、盲人有声读物、盲人用读屏软件、助视器、听书郎、语音地图等设备,建起了视障阅览室。盲人读者在视障阅览室通过听觉和触觉便可像普通读者一样使用电脑上网,享受电子书籍、音乐欣赏、在线讲座等精彩内容;可以听到评书曲苑、相声小品、名曲赏析、健康养生等多方面音频内容,享受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盲文书籍、盲人有声读物等对盲人读者免费借阅,为盲人读者提供免费下载、复制馆藏电子资源等服务。
制定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标准,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顺利实施:(1)针对特殊群体,建立黄河桥劳教所、县看守所、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分馆、洛阳市赛罗帕公司、王良小学等分馆;(2)为拓宽服务空间,先后在会盟、桂花、八一、龙马、泰康、大华等6个社区建立了分馆,举办管理员培训班,配送图书1600册,免费开通数字图书馆,满足了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3)积极推进乡镇分馆建设,制定镇区分馆细则,建成十个乡镇分馆,配送图书3000册。
发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网吧,我馆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享受全天24小时服务,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保障
探索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我馆在2012年4月开始尝试志愿者服务,在广大少儿读者中招募小管理员,通过公布招聘通知、报名、培训等环节,先后两批招募孟津县图书馆小管理员38名。小管理员在少儿室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仅增加了小管理员的服务意识,而且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质,扩大了图书馆服务层面。
人才保障。图书馆现有职工11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中级以上职称4个,11人全部为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做好职工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做好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存在不足和问题
按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要求,我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1.馆舍面积制约着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2.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馆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几项主要指标需要有更多的人员来完成,馆员队伍急需补充加强。
五、图书馆2013年大事记
2013年1月17日
洛阳市图书馆宋润芳副馆长带领技术部马涛主任、郭峰副主任和采编部张亚主任到我馆指导,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数据采集、自动化管理系统设备等进行细致讲解、演示。
2013年1月29日
我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调试完成,开始对外办理一卡通借阅证,实现馆内各项业务自动化管理。
2013年3月26日
洛阳市图书馆举办公共图书馆评估达标培训班,陈雅利、张银辉、应莺参加培训。
2013年4月11日
洛阳市赛罗帕陶瓷有限公司分馆成立。
2013年4月17日
在多媒体活动室举办“2013年社区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县城关社区办公室主管人员和大华、会盟、桂花、八一、泰康、龙马六个社区图书馆管理员参加培训,陈雅利、应莺为管理员做培训、辅导。
2013年4月23日
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办公楼前悬挂“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快乐”宣传标语;在电子阅览室外悬挂“文明上网”宣传挂图。
2013年4月23日
到白鹤镇王良小学进行实地察看,将建立图书馆分馆的计划、分馆的设置、注意事项等内容与王良小学校长交换意见,县妇联冯琳主席、文广新局马巧玲副局长参加。
2013年4月24日
到大华、泰康、桂花三个社区图书馆送书,并对各馆图书整理等进行现场辅导,县城关社区办郭春梅主任参加。
2013年4月25 -26日
作为洛阳市公共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接收洛阳市图书馆藏书2000册,签订总分馆协议成为洛阳市图书馆分馆。
2013年4月27日
为桂花社区分馆送书。
2013年5月7日
按照评估要求,延长开馆时间,报刊阅览室改为上午8:30-下午6:30(周二-周六),周开放时间达到64小时。
2013年5月9日
市文广新局举办“总分馆制”座谈会,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偃师、孟津、新安三县图书馆、文化馆馆长参加,市文广新局林春芳副局长主持。
孟津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安排部署今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副县长辛俊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013年5月10日
县消防大队分馆挂牌成立。
为龙马社区图书馆送书1000册,同时对该馆图书整理等业务工作进行现场辅导。
与龙马、会盟、桂花、八一、泰康、大华六个社区签订分馆协议,图书馆六个社区分馆建成、挂牌。
2013年代5月中旬—6月中旬
举办每周两天为期一个月的讲座和影片放映。
2013年5月14日
图书馆第一个留守儿童分馆在白鹤镇王良小学挂牌成立,送书200册、开通数字图书馆,县妇联冯琳主任、县文广新局马巧玲副局长、白鹤镇史伟卿副书记及白鹤镇妇联、县图书馆和王良小学负责人参加。
2013年5月24日
为王良小学分馆配送1张阅览桌、10把椅子。
2013年5月25日
配备视障阅览室设备、盲文书籍和有声读物到位,视障阅览室建成。
2013年5月31日
洛阳市公共图书馆评估组到我馆做评估验收,评估组成员有市图书馆吕子刚馆长、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栾海宁科长和市图书馆王耀惠、尚根明老师,杨长生局长、孙延辉副局长参加评估汇报。
2013年6月19日
由省文化厅社文处翦辉处长带队,省文化厅评估专家组一行4人在市文广新局靳副局长和市图书馆吕馆长陪同下对我馆进行评估、检查、验收,辛俊峰副县长、杨长生局长、孙延辉副局长参加评估汇报。
2013年6月20日-24日
陈雅利馆长到县人社局就业技能培训班授课。
2013年7月9-10日
在孙延辉副局长带领下,到城关、小浪底、横水、白鹤、会盟、平乐、送庄、朝阳、常袋文化中心送书、签订分馆协议、挂牌,除麻屯镇外,全县建成9个乡镇分馆。
2013年7月12日
由辛俊峰副县长带队,县政府办吕继波副主任、各乡镇主管副职和文化中心主任、两馆馆长及文广新局杨长生局长、赵华玉书记、孙延辉副局长、邢莹莹股长参加全县2013年第二季度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观摩会,观摩10个镇和两馆创建情况。
2013年7月25日
县政协主席卢品通、统战部长牛正杰,县政协副主席崔利民、吉啼晓、赵浩卿、闫龙涛、姚待平,以及县政协机关各委室负责人、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等到图书馆视察,副县长辛俊峰和文广新局赵华玉书记、孙延辉副局长参加。
2013年7月31日
为平乐镇上古村送少儿图书200册,建起县图书馆第一个村级图书馆分馆。
2013年8月
参加洛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13年8月1日
举办第二期小管理员培训班,培训小管理员21名,张银辉、张艺飞做培训辅导。
2013年8月7日
在多媒体活动室举办“第一批小管理员表彰暨第二批小管理员挂牌”仪式,孙延辉副局长参加,表彰优秀小管理员8名,为第二批21名小管理员挂牌。
2013年8月8日
孙延辉副局长带队,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科负责人到偃师参观学习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归档资料。
2013年8月15日
陈雅利参加省图学会组织的山西省图书馆举办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2013年9月10日
孙延辉副局长带队,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科负责人到郑州市金水区参观学习。
2013年11月5日
到洛阳市强制戒毒所分馆送书,孙延辉副局长参加。
2013年11月7日
到孟津县看守所分馆、白鹤镇王良小学分馆辅导。
2013年11月10日
参加孟津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集中宣传日活动。
2013年11月12 日
陈雅利参加“全市公共图书馆2013年度馆长年会暨业务论坛”。
2013年11月25-27日
作为特邀县级支中心,张银辉参加“2013年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业务培训班”。
2013年12月18日-2014年1月3日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图书展。
2013年12月18日-2014年1月3日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数字资源展播。
2013年12月24日-28日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视频展播。
2013年 12月19日
陈雅利馆长参加洛阳市图书馆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周易哲学与现代文明学术报告会
2013年12月23日—25日
陈雅利馆长参加2013年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会议暨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信息交流会,在焦作修武举办。
六、图书馆2013年获奖情况
序号 | 奖项名称 | 颁奖单位 | 颁奖日期 | 等级 |
1 | 一级图书馆 | 文化部 | 2013.10 | 国家级 |
2 | 2013年度业务知识竞赛组织奖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3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张银辉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4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二等奖应莺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5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二等奖李晓青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6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三等奖张艺飞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7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三等奖周巧娟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8 | 2013年度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个人三等奖梁园园 | 洛阳市图书馆学会 | 2013.11.8 | 市级 |
七、图书馆2013年媒体宣传情况
时间 | 标题 | 发布地址 | 级别 |
2013.3.15 | 孟津大力提升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孟津县高度重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 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市级 |
2013.11.29 | 孟津县成立洛阳市首家视障阅览室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12.18 | 孟津县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馆”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8.7 | 孟津县图书馆第二批小管理员上岗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12.19 | 孟津县图书馆获“一级馆”_孟津热点资讯 | 孟津在线 | 县级 |
2013.4.4 | 孟津县网吧开通数字图书馆 | 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市级 |
2013.3.28 | 孟津县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 洛阳文化网 | 市级 |
2013.8.16 | 孟津县建成六家社区图书馆分馆 | 洛阳网县区 | 市级 |
2013.6.7 | 孟津打造优质社区图书馆 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 中国文明网 | 市级 |
2013.6.21 | 省文化厅专家组对孟津县图书馆评估验收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6.25 | 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7.11 | 城关镇文化站获赠图书馆300余册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7.17 | 孟津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 | 孟津县房产管理局 | 县级 |
2013.7.17 | 孟津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7.25 | 孟津县政协视察文化工作 | 中国孟津网 | 县级 |
2013.11.29 | 孟津县成立我市首家视障阅览室 | 洛阳晚报 | 市级 |
2013.3.28 | 洛阳市图书馆举办全市公共图书馆评估达标调研会议 | 洛阳文化网 | 市级 |
2013.12.12 | 为盲人圆梦的视障阅览室 | 医药卫生报 | 省级 |
2013.3.21 | 孟津县在全县网吧开通了数字图书馆 | 孟津在线 | 县级 |